gezi_jun

I'm daydreaming pilot flying blind.

© gezi_jun
Powered by LOFTER

一点不专业影评。

The Legend Of 1900



北方的冬天来得迅猛,还没来得及把用不到的薄衣服收起来,外面的风就已经刮得让人不得不穿羽绒服了。这样的冬夜去看一场悠长而值得回味的电影确实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在刚刚结束持续四天考试的身心俱疲的时刻。


海上钢琴师。大概我很小的时候就看过,只是那个时候更像在看一幅幅与自己毫不相关的精致画面,年幼的心无法领会其中任何一点含义, 音乐很好听,电影时间又长到足以让我睡两个好觉——以至于如今回想起来,只有稀碎的几个场景,以及凌乱而支离破碎的剧情。


所以这次重新引进,于我而言,更像一场迟来的阔别许多年的约会,它在恰当的时机,以恰当的形式出现,让我有幸可以坐进影院,在足够黑暗温暖的环境中安静地看完。


接下来简单谈谈我个人关于这部电影的一些感受,涉及部分剧透,如果没有看过电影的,请酌情阅读。



先聊聊情节吧。

电影采用了插叙的手法,在Max与不同的人闲谈中以回忆的方式重现了1900的故事,从一个尚在襁褓中哭泣的婴孩,到最后他足以称之为静谧又壮烈的离去,脉络很清晰地展现了1900在海上度过的被钢琴贯穿的一生。所有的情节既可以整合起来看,也可以单独提取一段来说。我个人最喜欢的,除了全片最为激烈紧密的斗琴,还有就是1900与旅人关于大海的声音的谈话,以及后续那个惊鸿一瞥的女孩这条线索。


先来说说斗琴。


对于这一部分,很多东西各种影评都分析得差不多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原因也的确是这一部分对于镜头的处理,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一架钢琴,究竟怎样做才能体现出现场急速升温的气氛变化,以及愈来愈震撼人心的音乐演绎,除去音乐本身,拍摄对于分镜的时机,以及远近景的把握近乎完美地诠释了这个激动人心的夜晚。整场斗琴以爵士钢琴家一根点燃的雪茄开始,以1900最后用琴弦点燃一根烟结束,即使是这样紧凑的情节,也安排得足够清晰而不杂乱。


的确,爵士钢琴家的演奏正如外界的评价那般,诞生于新奥尔良风月场所的轻佻又细腻华丽的爵士乐,他是在爱抚音符,音乐就像丝绸滑下女人的肌肤那样流淌出来。即兴的演出就像情人暧昧的撩拨,足以让在场的每一个人为之躁动。


可是影片中许多的细节却预示了他必输的结局。首先是出场,利用一长段安静的镜头充分展现了这名演奏家的高高在上和傲慢,他有着绝对自信,睥睨众生。而那根放在钢琴上的雪茄,镜头也利用那根雪茄燃烧的程度展现了演奏家对于音乐的把控娴熟而游刃有余,可是与1900不同,当镜头转向演奏家时,更多表现的是他愈来愈急躁,愤怒,一开始的从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他最后被彻底击败时脱力般的无助。


因为他在意的根本不是音乐本身,而是这场斗琴能为他带来的追捧和人气。


1900在船上长大,他的内心纯粹如海,他不理解决斗有什么意义,也不明白对手的不尊重和轻蔑。于是他只是认真地聆听音乐,甚至为演奏家的音乐落泪,因为至始至终,他所在意的只有音乐。只有琴声,是他理解的。可是最后,演奏家在琴凳上直直地瞪视着1900,咬牙切齿说出的那句,你给我好好听着。在那一刻,1900明白了,这场决斗的本质,根本不是音乐本身,而是那些令他喘不过气的乌烟瘴气的东西。


于是他静静地说,这是你自找的。


于是在大量镜头切换和交叠中,结合对周围人物反应的拍摄,对钢琴各个角度的近距离拍摄,对1900的特写等,配合如同咆哮的海浪般激烈又密密匝匝的琴声,影片的表现力达到了顶峰——于先前的安静形成强烈对比,铺天盖地的音符淹没了在场每一个人。


当演出结束,又是一片鸦雀无声。


然后,最令人叹为观止的部分, 是导演对于那根香烟的处理。1900在一片沉默中起身,优雅地捻起那根烟,当烟头接触到钢琴的琴弦的刹那,滋滋冒出的烟和火苗彻底升华了前面那段激动人心的演奏,现场也随之沸腾。


然后,1900足够讽刺地将烟放到演奏家嘴边,回到人群中迎接属于他的,属于他的音乐的胜利。


后来演奏家下船那天,1900对Max说,去他的爵士乐。我认为这里1900意所指的对象并不是爵士乐本身,而是演奏家所谓的爵士乐。演奏家的行为无疑是许多“音乐家”的写照,源于欲望和虚伪的创作,由此诞生的音乐不过是世人取乐的消遣,失了本心的演奏,演奏目的并不是音乐而是利益,这样的爵士乐,不配挂着这个名字。


这里重申一下,我认为影片想表达的东西有很多,但着重表达的除了1900这个人物及其经历的象征意义,还有就是关于音乐的一些看法,始终伴随着情节贯穿整部片子。除了斗琴这部分,1900向Max展示他的音乐是如何诞生,随着镜头转换,不同的人物被搭配了不同的琴声,这里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教会了观众如何去欣赏音乐,以及音乐本质的东西:为了表达。表达情感,表达那些灵魂深处的呼喊,表达人类所具有的的独一无二的精神世界。甚至于Max本人的一些经历,也充分体现了音乐对于人的拯救,以及它所能带来的巨大能量。


回归正题,电影最深刻也是最精彩情节无疑还是1900本人的经历。


他的一生很简单,只有海,和钢琴。


但是当他坐在窗边演奏,却突然注意到一个女孩,她有着世界上最动人的眼睛和嘴唇,淡金色的发丝在阳光下随海风纷飞,于是他的琴声变得轻柔,小心翼翼,似乎是怕惊扰了这降临的天使,又好像含有万般柔情和一万次的心跳,随着女孩走动的步伐,起起伏伏。


更加戏剧性的,这名女孩竟然是曾经与他交谈的旅人的女儿。


于是曾经的记忆重现,大海的声音似乎在对你诉说,生活有多么的广阔。


1900的人生突然出现了一点转折,以此为契机,他第一次有了想要下船的想法。在分别的那一天,船上所有的人都和他道别,说着祝福或者道别的话,目送他一点点走下连接船和陆地的楼梯,1900走得很慢,一步一步,然而当他走到楼梯中心的时候,他停下了。


1900望向远处的城市,那里拔地而起的高楼拥挤至极,遮挡着远方也遮挡着天空,于大海的广袤无垠截然不同。


这里的镜头也很耐人寻味,特意给了一张侧面角度的1900,正站在楼梯的正中间,左侧是陆地,右侧是船。而他沉默了很久,最后突然地将帽子丢了出去,帽子在空中旋转着下落,却还是落入了海水中。


1900也毅然转身上船,将浓烟滚滚的密不透风的城市连同那片冗杂的现实,一起丢在身后。


这里关于1900不下船的说法很多,解读也有千万种。就我个人而言,结合后续中1900在船的废墟里与Max的对话,我认为他不下船,是因为他明白,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1900心中只有钢琴,从小到大,钢琴就是他,他就是钢琴,他的情感和思想随着琴声传达,也因为钢琴他才有了与外界的连接。除了弹钢琴,他不知道生活还能做什么。可以说,钢琴就是他唯一想要的东西。


然而当他想要尝试,站在下船的楼梯上时,他望见了一大片看不到尽头的高楼,那些错综复杂的道路纠缠着不知通往何处。港口熙熙攘攘的人群黑压压地挤在一起,分不清每个之间的差别。几乎是一瞬间,1900被扑面而来的现实的沉闷扼住了呼吸,阻挡了他的脚步。出现在他眼前的不是只有88个琴键的黑白分明的钢琴,而是一大片没有尽头的,看不到出路也分不清你我的现实世界。



他迷茫无措,面对这样的从未涉足的世界,他敏锐地觉察到现实就像无限延伸的琴键,让他无法掌控,甚至被卷入其中,沦为现实中疲于奔命的一部分。他将会变得身不由己,失去自我,在城市的夹缝中拼命呼吸,甚至曾经喜爱的东西也会失去光泽,在他逐渐麻木的心中变成与其他东西等价的存在。


1900 只想弹钢琴。


于是他不再想要涉足陆地了,他又回到了那个属于他的天地,一艘船和一架钢琴,足矣。


也有人在这里说,是1900太懦弱,不敢跳出舒适区。其实对于这一观点我并不是很赞同,首先我认为1900不下船的行为和跳出舒适区是两码事。对于他的行为,我更愿意将其解释为理想对于现实的逃离,而不是什么自我挑战。


所以后来1900坐在一片往日热闹不再的废墟中与Max面对面的交谈,我总觉得这里的1900多了一丝象征意味,电影中有个镜头是从侧面拍的1900面对着Max,一个西装革履,优雅得一如既往,仿佛他仍然是那个舞会中最受欢迎的钢琴师;另一个则是掩面哭泣,在安静中悲伤的无法自已。


这时,Max面对的仿佛是另一个自己,一个理想中的自己。


每个人都有梦想,那些我们发自内心的喜爱过的东西,能为我们带来最舒适的满足感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时候,一点点消失不见了呢?


是从你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中溜走的吗,是从你无数张账单中消磨殆尽的吗,还是当你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混沌的大脑中除了睡觉什么都没有的那一刻开始?


是因为我们选择了现实,我们生活在陆地上,就要成为这台一刻不停运转的机器中的零件,我们渺小又卑微,甚至连做梦的勇气都失去了。


而那个一辈子生活在船上的1900,不就像脱离现实的理想吗。



所以当船爆炸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个生命,一段传奇,更是带走了许多人的理想,将他们更为彻底地丢入深不见底的现实中摸爬滚打。1900的故事迟早也会被这现实淹没,最终被带入坟墓中成为地下的秘密。


但是影片的结局,乐器店老板将那把小号还给Max的时候,我突然又感到了一丝希望照进了这片污泥。理想和信念其实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只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时常忘记了它的存在。


但无论怎样,1900和他的音乐,将会成为一艘带人们脱离现实,碰触到梦境的船。


粗浅的谈了谈关于这这部影片。推荐大家去影院看看,生活总会悄无声息地遮上我们的眼,我们看到的都是离自己最近的东西。偶尔也需要有这样的契机,可以让我们抛离自身,多一点更高角度的审视和思考,尤其是在这样料峭的冬夜里,没有什么比看一场电影更让人感到幸福的了。



以上,感谢阅读。


评论 ( 1 )
热度 ( 27 )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TOP